《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对一般废物常规填埋处置或进行焚烧处理或依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判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通常简称“危废”。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版)》规定,我国危险废物共有46大类别,470品种。
危险废物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的5大危险特性,在公司制作中,不少固态废料都带有这些特性。它们作为生产的必要原料或产物,若贮存管理不当,会对生物和环境能够造成极大危害。
我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一定要将其危险废物交给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或处理。不仅如此,危险废物的转移、运输、储存、处理等流程都会在生态环境部门的严格监管之下进行。
危险废物随地表径流流入江、河、湖、海,污染地表水;其中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随渗滤液渗入土壤,使地下水污染;若将危险废物直接排入江、河、湖、 海或者通过打井排入地下水系,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且多不可逆。
危险废物自身蒸发、升华,以及有机废物被微生物分解释放的有害化学气体,会直接污染大气;危险废物中的细颗粒、粉末随风飘散,会造成大气粉尘污染;在不规范的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化学气体、粉尘也会直接或间接污染大气。
危险废物的粉尘、颗粒随风落到土壤表面后进入土壤,造成污染;液体、半固态危险废物在贮存或抛弃后洒漏地面、渗入土壤,有害成分混入土壤后会继续迁移,进而导致地下水污染,或通过生物富集进入食物链等。
为了化解环境风险,我国对于危险废物防治的总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减量化是指通过技术升级,选择合理的原材料、生产的基本工艺等,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
资源化则是指利用工艺技术使危险废物通过加工,转化为可利用的二次原料和再生材料。
无害化处置目前有焚烧法和填埋法两种,但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需要委托专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无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不可以随意处置危险废物,否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企业在生产中,要依照《清洁生产促进法》,一直在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使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加强管理、综合利用等,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的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清洁生产,从而最大限度从源头减少危险废物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环保意识,学习危险废物相关知识,了解常见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危害。比如,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废油漆桶等属于危险废物,不能和普通生活垃圾混放。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小习惯,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购物时自带环保袋,拒绝过度包装,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
✅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向身边的人普及危险废物危害和正确处理方法,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危险废物防治中来。